【伦敦London Post=Srushti Hode】
SDG 16 如何成为和平、公义与良好治理的关键
在一个民主进展脆弱且常被逆转的地区,几内亚比绍展现出一个复杂的矛盾——资源丰富,却长期陷于不稳定。这个西非国家在过去四十年间历经五次政变,而每一次改革尝试都因政治内斗、制度脆弱以及缺乏公众信任而遭到破坏。
然而,前路或许仍在——而它的起点正是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16(SDG 16):和平、公义与健全的制度。对几内亚比绍而言,这不仅仅是理想目标,而是生存策略。
政治重建的呼声
《伦敦邮报》专访了几内亚比绍前交通与电信部长、同时也是该国首位民选总统若昂·贝尔纳多·维埃拉(绰号“尼诺”)的侄子——若昂·贝尔纳多·维埃拉。长辈维埃拉是几内亚比绍解放斗争的重要人物,并于1973年9月24日宣布脱离葡萄牙殖民统治、独立建国。
小维埃拉在国家治理与政策制定方面拥有超过二十年的经验,是推动民主改革与制度韧性的核心倡议者。他提出了稳定这个仍受政治动荡与公众不信任困扰的西非国家的迫切优先事项。
“最关键的任务是恢复公民对国家的信任”,维埃拉强调说,“这需要独立的司法机关、毫不妥协的反腐措施,以及能以专业与尊严服务人民的安全部队。”
他拒绝外部强加的和平方案,并强调持久的稳定必须源自内部共识。“和平取决于内部共识——政治派别之间的公开对话,以及对宪法秩序的坚定尊重,”他表示。同时,他呼吁建立具包容性的司法制度,包括简化法律程序、推动公共服务,以及为弱势群体(特别是妇女、儿童与农村人口)提供免费法律援助。“司法不能只是城市的特权,”他补充说。
一个站在十字路口的国家
作为一名深度参与国际选举策略的人,我看到几内亚比绍正站在悬崖边。贫困现象普遍存在,超过68%的人口每日生活费不足1.95美元——与2002年的56.6%相比有明显恶化。这不仅是经济危机,更是治理危机。司法体系资金不足、受政治影响,且大多数人不可及。在农村地区,许多人甚至没有合法身份。仅有四分之一的儿童在出生时获得正式登记——等于将数百万人排除在教育、医疗与公民权利之外。
妇女与青年——占人口多数——被排除在领导与决策之外。性别暴力普遍存在,却鲜少加害者被追究责任。腐败根深蒂固,削弱了原本应该保护公众的公共服务。如果能认真落实,SDG 16 能扭转这股恶潮,它提供了一个真正改变的框架:
- 加强司法独立
- 以可执行的法律打击腐败
- 保护言论自由与公民参与
- 建立和平解决冲突的机制
- 确保平等获取司法与民事身份文件
健全的制度不仅能保障权利,更能释放发展潜力。透明而公正的政府能确保资源真正惠及最需要的人。女孩得以继续上学。妇女能够无惧生活。青年能找到工作与人生目标。本地与外国投资也会因法律环境稳定而逐步涌入。
为何几内亚比绍的稳定至关重要
虽然几内亚比绍国土不大,但其不稳定却牵动整个区域。它经常被称为“毒品国”,已成为国际毒品走私的中转站,进一步腐化制度并破坏公共秩序。若改革再度延宕,其后果可能动摇整个西非地区的稳定。
即将于2025年11月30日举行的总统大选,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一次重塑国家走向的契机。如果这场选举能够自由、公正且和平举行,它将重新点燃公众信任,确认几内亚比绍的民主潜力,并让国际社会对其未来充满信心。正如维埃拉所言:“唯有当国家值得信任、公正且具保护性,几内亚比绍才有希望建立一个稳定与繁荣的未来。”
SDG 16 的实践:来自海外的启示
卢旺达与加纳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案例。卢旺达在大屠杀后优先推行司法改革与反腐法庭,其在透明国际指数上的排名自2000年以来从第121位上升至第51位。加纳则通过土地登记与法院流程的数字化,将官僚腐败削减了40%(根据《世界司法计划》)。
对几内亚比绍而言,类似的措施能释放发展潜力。透明的治理可将腰果收益引入医疗与教育;而法律身份计划能赋权于妇女与农村居民。正如联合国副秘书长阿米娜·穆罕默德所言:“健全的制度不仅保护权利——更能催化进步。”
结语
几内亚比绍正处于十字路口。未来的道路艰难,但并非不可行。通过政治勇气、区域合作,以及对 SDG 16 的坚定落实,这个脆弱的国家有可能蜕变为具韧性的民主政体。蓝图已经绘就——现在所需要的,是集体的意志去将它付诸实现。
本文由《伦敦邮报》制作,并与 INPS Japan 及创价学会国际(Soka Gakkai International,具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咨商地位)合作完成。